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关键时刻,一场跨国技术窃密案震惊了整个半导体行业。两名掌握核心机密的工程师从中国企业离职,转身成为美国巨头的”发明人”,将原东家多年心血变成了对手的专利申请。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关键时刻,一场跨国技术窃密案震惊了整个半导体行业。

两名掌握核心机密的工程师从中国企业离职,转身成为美国巨头的”发明人”,将原东家多年心血变成了对手的专利申请。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立案通知书上,9999万元的索赔金额格外醒目,但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的危机远比金钱损失更加深重。

那么这场跨国技术窃密案究竟是如何产生?案发之后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展开全文

2016年,屹唐股份做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斥巨资收购了美国Mattson Technology公司。

这次收购不是简单的资本运作,而是一场技术突围战。Mattson手里握着两张王牌,等离子体技术和热处理技术,这在当时的半导体设备领域堪称黄金组合。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收购完成后,屹唐的技术团队开始了艰苦的消化吸收过程。他们把美国技术拆解研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改进创新,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全自主的技术体系。

这个过程用了整整七年时间,期间申请了超过200项相关专利。到2023年,屹唐已经成为全球唯一能同时掌握等离子体和晶圆热处理双技术的设备商。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等离子体技术的精密程度超乎想象,它能将普通气体电离成百万摄氏度的带电粒子流,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剥离晶圆表面的纳米级杂质,误差控制在头发丝万分之一以内。

凭借这项技术,屹唐的干法去胶设备拿下了全球25%的市场份额,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国内龙头企业的生产线上,都能看到屹唐设备的身影。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可就在屹唐股份准备在科创板上市的关键时刻,两名在子公司MTI工作的核心员工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离开。

这两人长期负责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技术的研发工作,掌握着公司最核心的技术机密。尽管他们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但2024年初,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这种人才流动本来很正常,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屹唐股份坐不住了。

那家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在这两名员工入职后不久,就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发明专利申请,而专利的主要发明人正是这两名前员工。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更让人愤怒的是,专利内容直接披露了屹唐股份的核心技术秘密。

这种行为的恶劣程度不言而喻,中国企业辛苦研发的技术,被离职员工带到美国公司,然后美国公司反过来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这不仅是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践踏,更是对整个产业创新环境的破坏。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技术窃取,屹唐股份选择了拿起法律武器。8月13日,公司正式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索赔金额高达9999万元。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这个数字看似巨大,但考虑到技术流失可能造成的长远损失,这个索赔额度其实相当克制。

时间线是这起技术窃密案最有力的证据,两名工程师从MTI离职到应用材料公司提交专利申请,前后不过六个月时间。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这个速度快得离谱,要知道一项半导体核心技术的研发周期通常需要三到五年。六个月内完成从零到专利申请的全过程,除非是把现成的技术搬过去,否则根本不可能实现。

更让人震惊的是专利内容的相似程度,屹唐股份的技术团队对比后发现,应用材料提交的专利申请中,不仅技术原理与屹唐的核心技术高度重合,连一些关键参数都几乎一模一样。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这些参数包括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磁场控制公式、设备结构设计等十项最核心的工艺秘密。

这十项工艺参数的价值难以估量,等离子体技术在芯片制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直接影响晶圆表面的清洁度和平整度。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如果没有稳定可控的等离子体技术,7纳米制程芯片的良率会从正常的60%以上直接跌到20%左右。

这意味着每生产100片晶圆,只有20片能用,其余80片都要报废。对于动辄数千万美元投资的芯片生产线来说,这种损失是灾难性的。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屹唐股份每年将营收的28%投入研发,这个比例在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中名列前茅。公司的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关,才在等离子体稳定性控制上取得突破。

这些技术凝聚了数百名工程师的心血,现在却被两个离职员工轻易带走,即将变成美国公司的”发明”。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从法律角度看,这种行为完全符合商业秘密侵权的构成要件。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必须具备秘密性、价值性和保密性三个特征。

屹唐的等离子体技术参数从未公开发表,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而且公司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包括让员工签署保密协议、限制技术文档的访问权限等。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应用材料公司明知这两名员工曾在屹唐工作,掌握核心技术机密,却仍然接收他们并利用其带来的技术申请专利,这种行为构成了恶意侵权。

按照法律规定,恶意侵权可以判处三倍惩罚性赔偿。屹唐索赔9999万元,正是基于这一法律条款计算得出。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这起案件的影响,远不止于两家公司之间的纠纷。如果美国公司可以通过挖人的方式轻易获取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然后反过来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

那整个产业的创新生态将遭到毁灭性打击,试想一下,如果中国企业辛苦研发的技术最后都变成了美国公司的专利。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那中国企业使用自己的技术还要向美国公司交专利费,这种荒谬的局面又有哪家企业可以接受。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2022年,这家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曾在美国加州法院起诉MTI窃取商业机密,当时的MTI还是被告身份。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那场诉讼持续了近一年,应用材料声称MTI非法获取了其半导体设备技术,但最终因为拿不出实质性证据而主动撤诉。

时隔两年,角色完全颠倒过来,屹唐股份成了原告,应用材料变成了被告。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这次屹唐选择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为战场,绝非随意之举,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半导体专利案件审理上经验丰富。

2016年就曾审理过华为与三星的专利纠纷案,法官团队对半导体技术有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这家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态度坚决,多次对恶意侵权行为判处顶格赔偿。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屹唐手里的证据相当充分,除了保密协议、员工离职时间线、专利申请记录这些基础证据外,技术参数的对比分析报告更是铁证如山。

公司技术团队将应用材料的专利申请,与自己的核心技术逐项进行了对比。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发现在等离子体密度控制、磁场分布算法、腔室压力调节等关键环节,相似度超过90%。这种程度的雷同,用巧合根本解释不通。

这场诉讼发生在中美半导体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从2018年开始,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不断升级。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先是制裁华为,切断其芯片供应。接着限制先进制程设备出口,阻止中国企业获得7纳米以下的生产能力。现在又通过各种手段限制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

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企业好不容易通过自主创新掌握的技术,却被美国公司通过挖人的方式轻易获取,这种做法无疑是在中国企业的伤口上撒盐。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法院体系日益完善,判赔金额也在不断提高。

2021年,最高法院明确规定对恶意侵权行为可以判处惩罚性赔偿,这为屹唐的诉讼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这起案件虽然暴露出一些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一些短板。但从另一个角度不难看,这起案件也反映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进步。

要论以前,中国企业也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值得外国公司觊觎。现在美国巨头不惜通过挖人的方式获取中国企业的技术,恰恰说明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具备了真正的技术实力。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屹唐的等离子体技术能让应用材料这样的巨头动心,本身就是对中国创新能力的认可。

但认可归认可,侵权就是侵权。这场诉讼的结果将成为一个风向标。若是屹唐胜诉,那将会极大震慑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中国技术的外国公司。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在这个技术就是生命线的时代,每一项核心技术的流失都可能改变产业格局。屹唐的遭遇也提醒诸多技术企业,技术战从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技术战争中,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创新的果实。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信源:证券时报 员工跳槽泄露商业机密?688729,起诉,索赔9999万元!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信源:每日经济新闻 突发!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起诉美国公司,称其非法获取核心技术秘密

原创             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预想严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qyey.cn/2248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