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港股“热情回归”?公募人士:两大板块或有机遇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期在A股市场进入震荡整固之际,恒生指数却连续多日稳步上行,有公募人士分析指出,近期国内权益市场正呈现出资金明显流入H股的迹象,而某公募旗下10亿元规模的港股主题产品一日售罄便是例证。

具体到细分板块,多名机构人士指出,近期某头部互联网公司清晰的AI叙事不仅增强了市场对科技板块的信心,也成功吸引了一批风险偏好较高的资金入场;此外,居民消费由大众化向个性化、理性化转变的趋势是支撑新消费行情的宏观逻辑,因此多重利好因素堆叠下,恒生科技与消费板块或有机遇。

港股“热情回归”?

9月8日,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公告了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的消息。这只9月8日开启募集的新产品当天就结束募集,成为近期主动型公募产品一日售罄的又一案例。据悉,这只基金主要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其中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根据相关安排,该基金募集规模上限为10亿元人民币。

港股主题基金的一日售罄折射出当下资金对这一市场的热情依旧,在7月与8月内,恒生指数“仅”上涨4.18%,与同期沪深指数乃至创业板指的“猛攻”行情相比显得较为平淡。然而行情步入9月后,恒生指数表现得更为强势,且恒生科技已实现连续多日上涨,多只相关ETF产品净值亦有明显提升。

有基金经理指出,整体来看,近期国内权益市场正呈现出明显的资金从A股向H股切换的迹象,这一趋势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A股市场表现来看,8月底以来的连续上涨行情或需一段时间的整固——不仅指数在短期快速冲高后缺乏持续上行动力,市场内部的板块分化也愈发明显。“其中,此前备受追捧的CPO等热门板块,近期资金止盈迹象尤为突出,不少前期重仓该板块的资金开始逐步离场,导致板块内个股股价出现明显波动。”该基金经理表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港股市场,在经历了7月、8月两个月的震荡整理后,港股市场前期累积的高估值风险已得到充分释放,不少权重股的估值水平回落至历史相对低位,具备了较强的吸引力。前述基金经理认为,因此,在港股市场吸引力持续提升、资金虹吸效应不断显现的背景下,近期A股市场大概率将进入一段震荡调整期,以消化前期累积的获利盘,重新寻找市场平衡。

华安基金分析指出,前期港元流动性阶段性收紧压制了港股表现。展望未来,港股资金面有望宽松。随着港元兑美元升值,香港金管局已不必继续回笼资金以维持联系汇率,9月美联储大概率重启降息,美元、美债或维持震荡,届时美国资金有望外溢至新兴市场,港股或将部分承接外资回流。

科技与新消费

具体到板块,多家公募指出,多重利好因素堆叠下,恒生科技与消费板块或有机遇。

随着阿里巴巴股价创下近4年来新高,以及美团股价的低位盘整,华北某基金经理认为,一方面,此前因权重股之间“外卖大战”引发的市场竞争乱象,在监管部门的介入与引导下,有望逐步走向终结,这将有效减少行业内耗,改善相关权重股的盈利预期。

另一方面,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港股科技巨头,近期持续加码AI领域布局,不断释放AI技术研发进展与商业化落地计划,其清晰的AI叙事不仅增强了市场对科技板块的信心,也成功吸引了一批风险偏好较高的资金入场,为港股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外,国投证券就在近期热度较高的报告《港股科技会跟上》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以创业板指数为“锚点”,从60日滚动收益率差值来看,历史上创业板指和恒生科技两者存在明确交替轮动关系。

具体来看,当创业板指涨幅领先恒生科技20pct时,多数意味着恒生科技相对收益将迎来补涨(例外情况是2021年机构极致抱团行情,由于新能源导致产业基本面相差太大导致收益率差值扩大至30pct以上),这一数据或暗示:同样具有“机构重仓”和“反杠铃策略”属性的恒生科技,在创业板指大幅领涨接近新高的背景下有望迎来补涨。

华夏基金指出,总体来看,一旦美联储再度开启降息周期,或对港股科技板块形成实质性提振。降息带来的市场流动性宽松,将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向风险偏好更高的资产,港股等新兴市场有望承接外溢的海外流动性。而外资偏好代表中国新经济动力的科技互联网板块,以及依托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大金融板块。港股科技板块目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并且囊括了中国AI核心资产,对于外资的吸引力或不断提升。

南方新兴消费增长基金经理郑诗韵认为,潮玩、美护、黄金珠宝等新消费企业,凭借产品创新展现出稀缺的高成长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对相关赛道中长期的投资保持乐观,下半年相对预期更稳定,会更加关注企业自身的应对以及效果,外部波动带来的出口走向以及国内政策的延续性,都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思考,目前仍然维持“多看少动”的思路,更着重于新消费股票阿尔法机会的挖掘。

国泰海通证券看来,新消费是经济转型、人口迭代之下的产业结构性红利,体现为渠道裂变、品类创新及新市场开拓驱动个股业绩释放。借鉴日本历史,居民消费由大众化向个性化、理性化转变的趋势是支撑新消费行情的宏观逻辑,中长期维度对新消费行情仍有支撑。港股新消费含量更高、成长性较A股更明显,中长期消费理念迭代与人口结构变迁催化下,潮玩、美护、宠物等仍有投资价值。经过6月中旬以来的震荡调整后,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当下市场对新消费为代表的成长标的盈利预期修正相对充分。

责任编辑:何俊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qyey.cn/2436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