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政

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得主不是特朗普|国际观察

当地时间10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揭晓,来自委内瑞拉的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获奖,美国总统特朗普则无缘该奖项。由于此前多方造势,本届诺贝尔和平奖也被欧洲媒体誉为最受关注奖项,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卫报》等近百家媒体进行直播。

当地时间10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揭晓,来自委内瑞拉的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获奖,美国总统特朗普则无缘该奖项。由于此前多方造势,本届诺贝尔和平奖也被欧洲媒体誉为最受关注奖项,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卫报》等近百家媒体进行直播。

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得主不是特朗普|国际观察

许多媒体在现场直播

从第一个任期特朗普就渴望诺奖

“就算特朗普先生没有在日历上把10月10日画个圈,那他也在脑子里将这一天画了圈——众所周知他已经为此游说了数年。”在距离诺贝尔奖宣布还有24小时时,美国《纽约时报》负责白宫报道的知名记者艾瑞克·格林从华盛顿发回分析报道《特朗普正盯着诺贝尔和平奖 他能拿到吗?》文章巧妙地点出,特朗普在诺奖颁发前48小时就加沙地带停火“做出突出贡献”,他还曾表示“自己将设法前往埃及参加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仪式。”

据艾瑞克·格林报道,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就非常渴望拿到诺贝尔和平奖,当时就开始了游说,并将这份渴望带到了第二个任期。“所以他也很苦涩地抱怨奥巴马总统上任后不到九个月就拿奖。”

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得主不是特朗普|国际观察

展开全文

特朗普渴望诺奖

今年7月,有报道称特朗普致电挪威财政部长、北约前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询问诺贝尔和平奖的相关事宜,而这通电话的最初目的是讨论美国和挪威之间的关税。而在本月8日,有记者提问特朗普是否相信自己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他回答道:“我们解决了七场战争,我们接近解决第八场战争。而且我认为我们最终会解决俄乌冲突。我认为历史上没有人解决过这么多战争,但也许他们会找个理由不把奖颁给我。”

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得主不是特朗普|国际观察

诺奖备受关注

多方舆论造势,力挺特朗普获奖

早在今年7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时,递交了一封提名其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信函,称特朗普“正在亲手缔造和平,当之无愧获得该奖项”。

今年9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纽约表示,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真心想要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就应该推动结束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战争。或许是马克龙的建议太过让人心动,特朗普几乎是“压哨”促成了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

本轮巴以冲突满两周年刚过,美东时间10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率先在其社交平台发文称,双方均已签署其提出的“20点计划”第一阶段协议,所有被扣押人员将很快获释,以色列军队也将撤至双方商定的界线。他本人可能在10月12日前往中东。

此时,距离诺贝尔和平奖宣布只有48小时。《金融时报》引述欧洲官员消息称,特朗普正加紧推动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周五前达成协议,以影响评选结果。特朗普还向挪威政府施压,而挪威外长则强调诺贝尔委员会独立于政府运作。

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得主不是特朗普|国际观察

内塔尼亚胡转发AI生成图片

10月9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突然发文称:“授予特朗普诺贝尔和平奖——他当之无无愧!”并且用AI生成了一张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将诺奖挂在特朗普脖子上的照片,瞬间引爆全球媒体关注。

当地时间9日,特朗普儿子埃里克在社交平台 X(原推特)发布帖子,呼吁粉丝 “若认为特朗普应获诺贝尔和平奖,就转发此条”。几乎同一时间,白宫官方的X账号发布了一张特朗普的照片,并称其为 “和平总统”。

和平奖已于周一“敲定” 特朗普今年无望

包括《卫报》、DW在内的欧洲媒体都表示,因为特朗普众所周知的渴望,也让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备受关注,包括BBC在内近百家媒体到现场进行诺奖直播。根据欧洲媒体报道,挪威政界也很紧张,担心如果不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特朗普,可能会对美挪关系造成影响。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周四明确表示,在美国总统宣布加沙停火协议的前几天(本周一),委员会已经就谁会获得2025年和平奖获做出了最终决定。考虑到由五人组成的独立委员会的时间框架和组成,大多数诺贝尔专家和挪威观察家认为,特朗普不太可能获得该奖项。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约根・瓦特内・弗赖德内斯近期对当地媒体的“暗示”特朗普至少今年无望获奖。

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得主不是特朗普|国际观察

包括奥巴马在内,四名美国总统曾获奖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10日报道,根据最新民意调查,全美只有22%的人认为特朗普应该获得和平奖。据诺贝尔奖官网显示,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候选人共338组,其中个人244名,组织94个。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截止日期为1月31日,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的十多天之后。截至目前,共有四位美国总统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分别是西奥多·罗斯福(1906年)、伍德罗·威尔逊(1919年)、吉米·卡特(2002年)和贝拉克·奥巴马(2009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qyey.cn/2876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