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近19月来首次,核心CPI同比涨1%

数据显示,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也是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此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继续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也是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此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继续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近19月来首次,核心CPI同比涨1%

每日经济新闻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从近期政策动向上看,反内卷、促消费对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价格的支撑作用在10月有望延续,而服务价格同比涨幅或将有所回落。预计在上年同期基数下沉、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等带动下,10月CPI同比有望升至0.1%左右。

CPI环比季节性上升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数据时表示,CPI同比下降,主要是翘尾影响所致。9月CPI的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是影响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诚通证券研报指出,9月食品价格同比下跌主要受两个分项拖累。一个是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3.7%,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影响。另一个是猪肉价格,同比下跌17%。过去一年,猪肉价格走出一波下跌趋势,从去年8月份的高点下跌33%。猪肉价格对短期经济周期反应较为敏感,这个趋势应该引起重视。

冯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9月家电、手机价格同比涨幅扩大;同时,近期国际金价大幅上涨也有一定拉动作用。这些抵消了9月食品CPI同比降幅扩大的影响,带动整体CPI同比降幅收窄,也是9月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能源价格、更能反映基本物价水平的核心CPI同比升至1%的主要原因。

此外,冯琳认为,9月CPI环比上升0.1%,符合季节性规律,涨幅低于过去10年历史平均水平,显示当前物价上涨动能偏弱。

冯琳表示,7月以来反内卷措施持续推进,9月汽车“价格战”继续受到约束,当月交通工具价格环比小幅下降0.1%,降幅明显低于6月之前,交通工具价格同比降幅继续处于1.9%的近期偏低水平。9月暑期过后服务消费降温,加之中秋节错月,带动居民出行和文娱价格环比下行明显,但由于去年同期价格基数偏低,9月服务价格同比增速继续保持在0.6%。

展开全文

冯琳预计,在上年同期基数下沉、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等带动下,10月CPI同比有望升至0.1%左右。后期伴随上年同期物价基数显著下沉,加之包括以旧换新等在内的稳增长政策会进一步发力,CPI同比预计会脱离零值附近,有望在年底前升至0.5%至1.0%区间。

PPI环比继续持平

9月份,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继续持平。

冯琳认为,PPI环比延续持平,背后反映出尽管国际原油价格企稳、铜价上扬,但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国内主导商品价格整体表现偏弱。同时,受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部分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价格继续承压。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由于上年基数继续走低,使得9月PPI同比降幅出现收窄。

具体来看,9月反内卷相关商品价格走势分化。其中,煤炭价格环比上涨,水泥价格总体回落,螺纹钢价格环比下跌。此外,受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部分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价格继续承压,9月木材加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PPI环比均有所下跌。

谈及PPI未来的走势,杨畅认为,由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较PPI同比增速存在较为明显的提前性,进入10月以来仍在底部运动,且有所回落,生产端价格的抬升仍有压力。

冯琳判断,在反内卷措施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头减弱的同时,近期外部经贸环境波动也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新的下行压力。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来看,10月以来,尽管铜价继续上扬,但原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预计10月PPI环比仍将延续持平。加之去年10月开始PPI基数稳中有升,10月PPI同比降幅收窄势头将明显放缓,预计同比降幅将在2.2%左右,年底转正的难度很大。

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qyey.cn/3041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