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印发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消息,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皖豫毗邻地区包括安徽省亳州、阜阳、六安、淮北市全域以及宿州市砀山县、萧县,河南省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市全域,面积9.6万平方公里。
《实施方案》提出,力争通过5年时间,省际毗邻地区基础设施实现便捷高效互联互通,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区域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合作事项落地见效,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合作创新经验,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新样板。
解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核心枢纽,也是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关键抓手。而省际毗邻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具体到中部,早在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提出,“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推动中部六省省际交界地区以及与东部、西部其他省份交界地区合作”。
去年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中部地区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
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与安徽早就开始探索省际毗邻地区的协同发展。
2021年底,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创建“豫皖边界‘一河两岸’共同富裕协作区”。去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原则同意设立叶集-固始“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标志着该合作区成为中部地区首个省际县级合作区。
六安市叶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吴运年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叶集与固始的合作,是对中部地区省际之间毗邻地区发展路径的探索,也是我们探寻变‘中心的边缘’为‘边缘的中心’的机制、方法、路径的尝试。”
随着《实施方案》出炉,意味着两省省际毗邻地区的合作发展范围进一步扩大。
《实施方案》从加强产业创新联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五个方面提出多项具体措施。
如在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方面,要深化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而在优化省际铁路通道方面,《实施方案》特别提到,将启动建设南阳经信阳至合肥、京港线阜阳至黄冈段高铁项目等。
来源:城市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