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际

又一位“短命首相”来了?

  随着10月21日石破茂按程序率领内阁总辞职,石破政权在走过了386天后落下了帷幕。当天下午,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当选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

随着10月21日石破茂按程序率领内阁总辞职,石破政权在走过了386天后落下了帷幕。当天下午,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当选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

与一年多前在众议院第一轮投票中未达到半数,需要在第二轮选举中依靠简单多数才能获胜的石破茂不同,高市早苗依靠新的执政伙伴、右翼政党日本维新会的支持,在众议院第一轮投票中就拿下超过半数的237票,顺利胜出。

不过,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其实走得跌宕起伏。

又一位“短命首相”来了?当地时间10月21日,日本国会众议院会议期间,高市早苗当选日本新首相后鞠躬。图/视觉中国

以“连横”破“合纵”

10月10日,在高市早苗爆冷击败小泉进次郎当选自民党总裁6天后,有着26年历史的自民党与公明党执政联盟宣告瓦解。按照惯例,执政党产生新的领导人四到五天后便会启动首相选举程序,“超长等待期”意味着这次首相选举并不寻常。

出于对高市早苗极右色彩的警戒,一直以“中道”自居的公明党在10月4日当天就围绕高市早苗在竞选中提出的政策向自民党表达了疑虑,希望自民党能就以下三个议题做出澄清:第一,能否禁绝金钱对政治的干预;第二,是否可以保证就任首相后不参拜靖国神社;第三,能否保障外国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点显然直指自民党黑金丑闻重灾区的旧安倍派。而旧安倍派和麻生派犹如支撑高市总裁的“两条大腿”。第二条和第三条则是日本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的“神主牌”,舍弃这两条,则与剥去极右色彩的外衣无异。高市早苗显然也清楚这种情况,采取的是“骑着马找马”的策略,一面不明确回应公明党的质疑,一面加紧寻找潜在的执政伙伴。

在总裁选举中力挺高市早苗的参议员青山繁晴事后披露,高市早苗阵营那时已经做好了与公明党割席的准备。不过,高市早苗最初看中的合作对象并不是日本维新会,而是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

世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收到自民党搞“越顶外交”消息后,公明党最终向高市早苗摊牌,要求自民党尽快就三点疑问做出实质性回复。然而除保证不在今年秋天参拜靖国神社以外,高市早苗以还需要党内集体讨论为由继续执行拖延战术。历经26年合作,熟知自民党决策流程的公明党自然清楚高市早苗的算计,最终做出了退出执政联盟的决定。

最大的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同样洞察到高市早苗拉拢国民民主党的动向。高市早苗在松下政经塾的学长、前首相野田佳彦剑走偏锋,祭出了高市早苗难以给出的条件:以大党之尊支持小党党首玉木雄一郎出任首相。要知道在总共465席的众议院里,国民民主党仅有27席,甚至不足总席位的十分之一。这样的优厚条件令玉木雄一郎一时头脑发热,兴奋地向媒体表示已经做好了出任首相的准备。加之同日公明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一时间可谓急转直下。

但一夜之后,玉木雄一郎清醒地认识到与立宪民主党联合执政至少面临两大问题。首先,即便立宪民主党与国民民主党相加,在众议院也只有175席,尚不及自民党的196席,因此寻找拥有足够议席的第三党加入势在必行。更为重要的是,在日本宪政史上小党牵头组建政权更像是甜蜜的毒药。1994年,自民党在众议院沦为未能单独过半的第一大党后,出奇策支持席位不如自己的老对手日本社会党组阁,不仅封印了日本社会党的左翼色彩,更在本党走出低谷后把日本社会党彻底“吃干抹净”。清醒之后的玉木雄一郎发表声明称,“不会拿本党的政策主张做筹码换取首相之位”,同时也与立宪民主党一起推动众议院第三大党日本维新会加入执政团队,以期形成众议院第二、第三、第四党“三英战吕布”的态势。获悉国民民主党被挖角,高市早苗用出同样的反制手段:拉拢日本维新会,以“连横”破“合纵”。

从政治光谱看,日本维新会是主打民粹起家的右翼政党,与向极右滑落的高市早苗有着相当的契合度。与2024年的众议院选举和2025年的参议院选举中节节走高的国民民主党不同,维新会从以关西为主要据点的大阪维新会向全国型政党维新会转型过程中陷入瓶颈,在以惩罚执政党为基调的2024年众议院选举中,维新会是非左翼在野党里少有的议席“不增反降”的政党。当下,日本维新会迫切需要某些做出改变的契机。

“新瓶装旧酒”

其实,维新会早已与自民党探讨过合作可能,只是之前选择的谈判对象是看起来更像未来首相的小泉进次郎。正因为与敌为友的黑历史,日本维新会并不是高市早苗的第一选择。但当高市转过头来寻求帮助的时候,情势已是今非昔比。

小泉进次郎与维新会的合作是建立在自民党与公明党执政联盟的基础上,维新会的加入是锦上添花。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后,维新会对于自民党政权来说便是雪中送炭,要价自然大不相同。或许是公明党从26年合作关系中“挥一挥手没带走一片云彩”的结局中得到启示,维新会选择了“阁外合作”的方式与自民党联手。

内阁部长的席位,其实只是内阁的附庸,内阁解散席位也就随之而去。维新会要的是更为制度化的不可逆的保障。一是强化党的基本盘,以建设副首都的形式把维新会长期主张的创设“大阪都”的构想落实到具体层面。二是顺应民意,减少国会议员的议席。这些政策一旦启动,耗费的资金便是以百亿为单位的,因此也就无法轻易掉头。此外,不加入内阁也给维新会保留了倒阁的空间,从而握紧了迫使自民党履行合作协议的尚方宝剑。

台面上的合作之外,选区的分配才是政党合作的核心议题,这也是政党力量未来消长的关键。经过多年磨合,自民党与公明党已经完成了选区的划分,彼此在泾渭分明的选区互相支持。但维新会与自民党的选区却多有重合,因此自民党基层很担心与维新会的合作意味着自民党将关西地区拱手让人。这样的情况无疑将削弱高市早苗乃至自民党未来的执政基盘。

只不过,火烧眉毛,先顾眼前。高市早苗最终通过与靠民粹起家的右翼政党维新会的合作有惊无险地当选首相。这次携手,也使得高市内阁的政策逐渐明晰,即迎合民粹,持续右转。民粹政治的特点是重视单一政治主张而无视其政策逻辑的合理性,比如说高市早苗主张的扩大军费,这需要提高政府支出,而维新会提出的一系列减税政策则意味着降低政府收入。那么,政府预算的财源从何而来?这一并不在民粹考虑范围的矛盾就需要作为执政者的高市早苗自行解决。

当社会矛盾无法弥合时,进一步拥抱民粹来缓解眼前危机是执政者最为舒适的选择,这也是石破茂在战后80周年首相见解中提到的那个把日本引向战争的怪圈。持续386天的石破内阁固然短命,但在战后日本的36位首相里这一任期却能排到24名。“一年一首相”怪圈背后,则是如流水般难以捉摸的民意。

高市早苗是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可她的政策又比“男人还要男人”,要知道,“反对夫妇婚后保留各自姓氏”“只有男性才能成为天皇”等高市早苗的众多门面政策,在日本都被视为最保守的一批老年男性选民的主张。待到首位女性首相的新鲜感退潮,“新瓶装旧酒”把戏必被戳破。到那时,自相矛盾的政策能坚持到何种地步,将决定高市早苗的首相生涯甚至日本的未来走向。

(李若愚系四川大学世界史系副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理事;张博系河南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华日本学会理事)

作者:李若愚、张博

点击进入专题: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

责任编辑:张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qyey.cn/32683.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