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刘强东突然出手!两天连签4大巨头,京东杀入新能源战场,改写行业规则?

  刘强东突然出手!两天连签4大巨头,京东杀入新能源战场,改写行业规则?

刘强东突然出手!两天连签4大巨头,京东杀入新能源战场,改写行业规则?

来源:中庸管理

当所有人以为京东还在电商赛道深耕时,刘强东突然甩出王炸。短短48小时内,京东密集牵手广汽、长安、小鹏、宁德时代,一场横跨制造、销售、物流的新能源汽车跨界布局,骤然浮出水面。

这不是简单的“卖车”,而是刘强东布下的一盘大棋——从10万级国民车的联合打造,到海外售后供应链的强势卡位,京东正以“供应链王者”的姿态,撕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口子,给所有玩家敲响警钟。

一、两天连签四大巨头!京东的“汽车朋友圈”有多硬核?

没人能想到,京东跨界的第一步,就直接踩在了行业天花板上。

10月以来,京东的签约动态堪称“闪电战”:先是10月14日与广汽集团、宁德时代三方联手,官宣推出“国民好车”,新车定名“京越V1”,定位紧凑型家用轿车,官方指导价9.98万元-11.98万元,将于双11期间正式发布并在京东平台独家销售;紧接着10月15日,与长安汽车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旗下五大品牌与京东物流、零售等板块全面绑定;同日马不停蹄奔赴迪拜,与小鹏汽车深化海外合作,同步启用小鹏汽车中东区域备件中心;当天还与宁德时代敲定战略合作,聚焦供应链数智化与绿色转型。每一步都精准命中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赛道。

这张“朋友圈”名单,每一个都分量十足:广汽是传统车企转型标杆,以埃安平台为新车提供制造支撑,符合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宁德时代手握动力电池话语权,全球市占率稳居第一,为新车提供“巧克力换电”技术,实现5分钟满血续航;小鹏是新势力出海先锋,在中东已布局多个市场;长安作为自主车企“老牌劲旅”,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速达49.1%,转型势头迅猛。

三方联手打造的“京越V1”,更是直接戳中市场痛点。10万级市场占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的60%以上,却长期被少数品牌垄断。此次京东加入,手握三大“王牌”:基于3亿用户消费数据精准定位需求,比如针对通勤族设计450km续航版本;依托广汽的智能制造能力,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70%,麋鹿测试成绩达75km/h以上;借助全国超4万家合作门店,打通“线上下单+就近提车+换电保养”的全链路服务。

有行业人士直言:“以前车企造什么车靠经验;现在有了京东的数据、广汽的制造、宁德时代的电池,等于拿着‘用户需求地图’造车,这才是真正的‘以销定产’,10万级市场要变天了。”

二、不造车,只做“幕后玩家”?刘强东的算盘藏在供应链里

面对“京东要造车”的猜测,刘强东的选择出人意料——不碰方向盘,只抓供应链。京东明确回应,在合作中聚焦市场和销售环节,不直接涉及制造,而是以平台角色整合资源。

在与小鹏的海外合作中,这一思路体现得淋漓尽致。京东在迪拜杰贝阿里保税区运营的备件中心,是小鹏在中东规模最大的备件基地,存储超千种配件,覆盖G9、G6等主销车型维修需求。更关键的是,通过数字化全链条管控,将配件交付周期从国内调拨的20天压缩至本地3天内,售后响应速度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30%。

这本质是京东将电商供应链的“看家本领”平移至汽车领域。中国车企出海向来受困于“售后掉链子”,此前不少新势力因配件短缺导致维修周期长达半个月,直接影响品牌口碑。而京东依托全球1500多个仓储节点,实现“配件就近储、订单当日发”,甚至能快速响应迪拜沙漠等特殊场景的维修需求。小鹏工作人员透露:“有了京东的供应链支持,中东市场用户复购意愿提升了25%,这就是确定性的价值。”

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则进一步夯实供应链优势。双方不仅建立“巧克力换电”官方直销渠道,推广车电分离模式,还将依托“京东养车”网络开展电池后市场业务,并探索钠电新品合作。刘强东要的,从来不是“分造车的蛋糕”,而是做“车企离不开的伙伴”:为传统车企补全数字化销售短板,为新势力解决出海售后难题,为供应商打通物流链路,一条全产业链“服务护城河”正在形成。

三、改写行业规则?京东的野心不止于卖车

京东的跨界,正在悄悄改变新能源汽车的竞争逻辑。

以前,车企竞争是“产品之争”——比续航、比智能、比价格;现在,随着京东加入,竞争变成了“生态之争”——谁能掌握更高效的供应链、更精准的用户触达、更稳定的海外服务,谁就能占据主动。

这种改变已在国内市场显现。京东与广汽的合作催生了“定制化汽车”新玩法:用户可通过京东平台参与调查,选择外观、配置、电池等选项,实现“千人千面”的反向定制。新车搭载的14.6英寸大屏与“京智座舱”,语音控制准确率达98%,中高配还配备360度全景影像和自适应巡航,将家用车智能配置拉至新高度。更颠覆的是购车体验:京东APP可一键完成选车、试驾、金融分期,甚至能预约“车内下单生鲜”的Robotaxi体验,真正实现“买车像买手机一样方便”。

在商用车领域,京东与长安的合作直指行业痛点。双方依托长安凯程的K01架构(全球首个原生数智新能源商用车架构)和京东物流场景,联合开发智慧物流车,具备自主规划路线、24小时不间断运营能力,可大幅降低人力依赖与物流成本。要知道,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达14.4%,较发达国家高出2-3个百分点,这种技术融合有望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海外市场上,京东正定义出海服务新标准。过去中国车出海靠“性价比”,现在有了京东的供应链支撑,能靠“服务体验”站稳脚跟。就像当年用“211限时达”改变电商物流规则一样,如今京东正用“海外备件3天达”重塑汽车出海的售后逻辑。

业内专家预判:“未来3年,‘绑定京东供应链’可能成为车企‘标配’。就像当年所有品牌都要入驻京东卖货一样,现在所有想做好销售、想出海的车企,都绕不开京东的供应链。”

四、跨界不易,但刘强东从不怕“啃硬骨头”

当然,跨界从来不是坦途。汽车行业的技术壁垒、制造标准差异、海外政策复杂性,都是京东要面对的挑战。比如汽车制造的品控要求与电商商品截然不同,海外物流的清关流程比国内复杂数倍。

但回望京东发展历程,刘强东从来不是“畏难者”。当年所有人质疑“电商做不好物流”,他坚持自建仓储,最终靠物流优势坐稳电商第二;后来有人不看好线下布局,他推进的京东之家、家电专卖店已超1.5万家。

这一次杀入新能源赛道,刘强东的底牌更扎实:20年积累的供应链能力、覆盖全国的线下网络、数亿用户的消费数据,恰好契合汽车行业数字化、全球化转型的需求。从2018年上线整车交易平台,到202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再到2025年推进合作造车,京东的布局早已埋下伏笔。

现在,这场跨界战役才刚刚开始。“京越V1”能否在双11引爆市场?与长安的智慧物流车何时落地?与小鹏的合作会不会复制到欧洲、东南亚?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版图。

但可以肯定的是,刘强东带着京东入局,已经给行业注入了新变量。当电商巨头的供应链能力撞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红利,一场改写规则的变革正在路上。而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汽车+供应链”新时代的到来。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qyey.cn/3272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