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窦世平)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托”)近日正式发布2024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展示了公司在环境、社会及治理等方面的理念、行动与成效。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中信信托始终活跃在金融创新的探索前沿,正以其出色的ESG领域实践成为整个信托行业可持续发展浪潮中的典型样本。
当前,信托业正处于深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ESG逐渐成为衡量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信信托相关负责人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践行ESG理念,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响应监管导向、回应市场期待的选择,更是信托公司构筑长期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中信信托始终以ESG理念丰富和发展信托价值体系,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具体路径,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做好兼具中信特色与信托特色的金融“五篇大文章”
“彰显信托服务新特色”“释放服务实体新动能”“构建转型发展新格局”——当下,中信信托正聚力打造“三新”目标,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被置于首要位置。“这一年,我们持续推进信托制度功能发挥,优化信托产品和服务,提升资源配置能力。”该负责人介绍,中信信托聚焦先进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与资源投向精准化。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可从数据中管窥:截至2024年末,中信信托全口径信托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达到24091亿元,较年初增加5736亿元;服务实体经济信托业务规模占比92%,较年初增加3%。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谈及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布局,该负责人介绍,中信信托已制定针对性实施文件,引导公司业务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业务转型、改革创新为契机,推动服务实体经济业务发展,全力做好兼具中信特色与信托特色的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中信信托新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类业务规模超530亿元。
科技金融是国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是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近年来,中信信托利用债权融资、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模式以及下属私募股权投资平台,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产品服务供给,在先进智造、高端装备领域及新能源领域已形成体系化布局,涵盖商业航天、航空配套产业、通讯及电子产业、芯片/核心软件及测试仪器等四大核心方向。报告显示,中信信托本部共开展科技金融信托业务规模78.32亿元。
实现“老有所养”是国家和社会共同的战略目标。该负责人表示,中信信托作为行业内唯一持有年金受托资格牌照的信托公司,充分考虑委托人需求的多样化特点,指导投管人开展差异化投资。此外,普惠金融方面,中信信托聚焦小微企业及个人、乡村振兴、公益慈善三个方向,提升特定群体金融服务质效。在数字金融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 +”行动号召,专注推进“资金资产撮合系统AI智能分析助手”建设。
金融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也同步不断拓展。2024年,中信信托坚守受托人定位,着力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服务体系。全年普惠金融服务客户9000万人,支持小微企业6万户;养老金融年金受托管理规模达875.36亿元,较上年新增157.5亿元;“盈盈长青”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增长逾20倍,加权收益率达4.86%;新设4单慈善信托,新增备案规模59650万元。
数据显示,中信信托2024年新增大政方针类业务总规模6400亿元,其中,金融“五篇大文章”业务规模超530亿元,“五篇大文章”落地业务规模均已完成年初预设目标。该负责人表示,公司从“五篇大文章”、其他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区域协同发展、风险化解等八大维度出发,设置十四大类业务为主要脉络方向,以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厚植绿色低碳理念 积极发展绿色信托
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信托行业凭借灵活的制度优势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正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中信信托正在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径。据该负责人介绍,中信信托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积极探索绿色信托业务与服务模式创新,探索运用绿色信贷、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产业基金、绿色供应链金融、绿色公益慈善信托等金融工具及其他信托服务开展绿色信托业务,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金融支持。
比如,在首单“家族信托+绿色贷款”风电绿能项目中,中信信托基于该风电公司近三年营收数据、风电场资质及行业地位,确认其符合绿色金融标准,通过信托贷款形式提供资金支持。该负责人具体介绍,中信信托创新设计“家族信托 + 绿色贷款”模式,将家族财富管理与绿色产业投资有机结合,通过家族信托发放信托贷款,保障风电场高效运营,实现金融赋能绿色产业、助力能源结构转型。
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中信信托积极参与《绿色信托指引》《信托行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披露指南》等行业制度建设,有力支撑绿色金融从理念倡导走向制度落地。此外,公司通过推进节能减排、优化资源管理、强化绿色采购、规范车辆使用等多项举措,将环境责任从业务端延伸至运营全场景,形成“绿色金融+绿色运营”的协同效应。
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金融实践,不仅为业务增长注入新动能,更构筑起差异化竞争优势,中信信托也从中捕捉新机遇,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业务数据充分印证了这一路径的成功。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全年落地绿色金融项目26个,业务规模达191.46亿元,其中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达146.31亿元。
构建适配ESG发展的管理体系 打造行业实践样本
中信信托作为行业ESG治理先行者,今年已是连续第四年发布ESG报告。
据了解,中信信托目前已构建起以公司治理结构和管控架构为基础的ESG组织体系,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和执行层“三层组织”。该负责人表示,公司ESG治理实践已受到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充分认可,社会反响良好,有力推动行业ESG规范从“制定”向“执行”转化,为信托行业构建统一、科学、可行的ESG制度体系提供现实样本。
制度建设是保障ESG工作高质量推进的核心支撑。中信信托及子公司持续建立健全ESG管理制度体系,在组织、制度、机制、能力、人员、资源、机制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报告显示,公司在2023年专门制定并发布《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工作指引》,将ESG理念融入公司制度体系、重大决策、经营管理和业务实践。
在制度落地层面,报告显示,中信信托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核心,依托大政方针类业务历史实践与管理基础,从组织建设、工作机制、系统支持、督导反馈等维度发力,构建与“五篇大文章”适配的管理体系。
数字化转型也为ESG治理注入科技动能。中信信托强化信息技术支持,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运营管理数字化。该负责人介绍,在综合管理业务平台(TCMP)中设立关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业务审核流程,对金融“五篇大文章”业务进行分类维护与管理,通过业务标识、线上审批、台账查询等信息化方式,全力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业务高效、有序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