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钱斌警示金融AI风险:人要成为人工智能的主导者

专题:2025外滩年会——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  10月23日金融一线消息,2025外滩年会于10月23-2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交通银行 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钱斌参加“中国AI的破局时刻”圆桌讨论。

专题:2025外滩年会——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

10月23日金融一线消息,2025外滩年会于10月23-2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交通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钱斌参加“中国AI的破局时刻”圆桌讨论。

钱斌警示金融AI风险:人要成为人工智能的主导者

“金融历来是高风险的行业,当然金融不会厌恶风险,而是在经营风险、平衡风险、管控风险中获取收益。” 钱斌表示,“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要清晰地考虑判断到底有哪些风险。”

钱斌首先指出,“不发展、慢发展是最大的风险”。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的战略性的技术,它会改变未来的方方面面,它关乎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如果在这个领域慢发展、不发展,可能对经济、科技甚至于国防军事都会带来降维打击。从这个角度来看,必须要加快人工智能的布局和部署,从而提高它的生产力。

同时,钱斌还表示,在金融领域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必须清晰看到可能会存在的风险。

一是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支撑了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发展,但是再看更底层的就是网络通信技术的极大改善。近50年来网络通信技术的极大改善,使得云计算、大数据成为可能,使得纵向扩容演变成横向扩容+纵向扩容相结合的技术模式。所以,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最底层技术的安全、可靠和稳定。当然因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会使得网络攻击呈现出精准化、体系化,甚至组织化等特征,所带来的风险和杀伤力是巨大的,如何应对相关风险,我认为是永恒的命题。

二是数据安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数据的不完整、不准确,会造成模型失真,使得结果偏离。国家权威部门曾经有个统计数据,即便只有0.001%的虚假文本被采用,也会导致有害输出上升7.2%。由于数据不准确,会导致结果的偏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采集更大量的数据,这里面就会引发一个问题,数据公权和数据私权之间的边界在哪里,客户的隐私如何保护?

三是模型安全。第一是价值观偏离风险,首先大多数的老百姓不是金融从业者,不具备对金融知识有完整的判断,所以某种意义上信息茧房传递的信息,有可能会过于单一、过于狭隘,甚至会影响公众的基本判断和整个社会的认知,所以信息茧房所带来的价值偏离需要高度关注。第二是“共振效应”和“羊群效应”,现在国内的金融机构普遍用大模型在做智能投顾、投研分析,甚至做一些风险判断和趋势性判断。如果金融机构采用同质化的大模型,就可能导致市场行为的同质化,会带来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乘数效应。如果大量的同质化的量化交易被采用,就有可能带来“共振”甚至“踩踏”事故的发生。如何保证这个领域上的安全可靠,保证金融的脆弱性不再发生?第三是数字鸿沟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需要算力资源、语料资源,也需要相应的其他资源。我们的科技巨头集聚了人工智能方面的资源,有可能会导致金融资源、金融资本进一步的归集,甚至形成垄断。如何让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公共能力,成为一个公共的基础设施,让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享受这种服务和能力,享受这种工具和手段,平等的享有金融资源?如何防范这个领域的数字鸿沟?

针对这些风险,钱斌提出核心应对原则:人必须成为AI的主导者。人要成为人工智能的主导者,成为关键决策的决策者。因为机器是冰冷的,人是有情感的,是有温度的。我们既要用人工智能的精准判断和趋势判断,更要把人的温度、人文的考量进行有机结合。

责任编辑:张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qyey.cn/3329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