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斩获数十亿订单、开拓新一线市场,跨国企业加码在华投资|进博会观察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本届进博会吸引了来自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参展国数量和企业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美国企业参展规模已连续第七年位居首位;29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刷新历届纪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热情尤为高涨,共有123个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本届进博会吸引了来自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参展国数量和企业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美国企业参展规模已连续第七年位居首位;29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刷新历届纪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热情尤为高涨,共有123个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

斩获数十亿订单、开拓新一线市场,跨国企业加码在华投资|进博会观察

外资巨头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企业层面的动向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本届进博会上,施耐德电气展出的一系列融合AI技术的创新方案受到关注。

工业领域,AI赋能的开放自动化平台、本土自主研发的机器运动控制“黄金四件套”等产品,可助力提升工业生产质效。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持续强化在华投入,施耐德电气不仅实现了“在中国为中国”,更立足中国发展优势,实现“在中国惠世界”。在研发创新领域,

尹正表示,我们在华已建成五大研发中心,近年来持续落地AI创新实验室等世界级研发机构,无六氟化硫环保开关柜等中国创新成果也陆续走向世界。“研产销一体化”促使研发成果通过强大供应链快速上市,并输出海外市场。

同样看好中国市场并持续投入的,还有农业与食品领域的跨国企业。嘉吉中国区副总裁刘畅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往七届进博会中,嘉吉已成功将多项创新成果引入中国市场,并累计签署300亿美元的合作意向。今年公司将继续依托进博会平台,进一步拓展在中国的产业合作网络,计划与多家行业伙伴在谷物、牛肉、动物营养及铁矿石等领域签署多项战略采购与重要合作协议,预计签约总额将超过30亿美元。

投资方面,嘉吉今年动作频频。刘畅表示,今年9月,计划投资总额约5亿美元的嘉吉南通粮油工厂迁建项目正式启动。此外在今年7月,嘉吉阳江FR3™天然酯生产基地二期工程也正式投产,项目一、二期总投资超800万美元。

展开全文

消费领域同样展现出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来自新加坡的高端按摩椅品牌OSIM傲胜再度入驻同一展位,这一举动向市场传递出其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号。

财联社记者现场注意到,该公司带来新品“行走的按摩椅”uErgoh工学天王椅、旗舰产品“养身椅系列”uDream 5感养身椅及uLove3减压养身椅、IP联名萌趣产品等,吸引了大量展商和观众驻足体验,成为本届进博会上打卡热点。

OSIM傲胜(中国)品牌副总监杨春丽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电动按摩椅市场的快速增长,除了消费升级,还主要受到两大核心因素的驱动:一是消费者健康管理意识的质变,需求从过去的即时放松,转向了个性化、科技化的长效健康管理;二是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例如AI压力监测等,让产品从功能型家电进化为智能健康伙伴。

“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进博会作为链接全球资源与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桥梁,充分展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活力与吸引力。”杨春丽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始终将大中华区视为全球战略布局中的核心市场。目前,该区域门店数量已占集团全球门店总数的六成以上,并持续稳步向新一线城市延伸拓展。

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也被跨国公司关注。霍尼韦尔航空航天科技集团亚太区总裁徐军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与内蒙古一家企业达成合作,计划打造年产10万吨的甲醇制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

88%中国企业CEO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心态

在外资积极布局的同时,中国本土企业对未来经济也展现出强劲信心。

作为本届进博会成果展的热门调研,毕马威特别发布了《2025 年中国首席执行官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基于对中国首席执行官的大规模调研,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企业转型趋势提供重要参考。

《报告》显示,88%的受访中国CEO对未来三年中国本土经济增长存有信心,这一比例较去年大幅提升并创下近年新高。但在人工智能和国际环境方面,受访者对颠覆性技术(如AI)和供应链风险的担忧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家们积极拥抱新兴技术的热情高涨。在AI部署方面,尽管面临经济诸多不确定性与经营压力,59%的中国CEO仍坚定地将AI视为企业优先投资项,86%的中国CEO预期AI投资将在三年内获得回报,远高于去年的18%,体现出企业对数智化转型的坚定信心。

毕马威中国客户及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向“十五五”时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发展趋势并未改变,中国企业将通过研发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管控成本提升效率以及优化产品和服务等经营举措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强调,为适应国内外新趋势,中国企业要进一步优化全球化布局、数智化转型和ESG发展三大战略。

(财联社记者 郭松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qyey.cn/3832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