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青岛啤酒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交割先决条件未能满足,公司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的交易终止。
事实上,这起收购的“变数”早有迹可循。早在今年5月青岛啤酒宣布收购即墨黄酒时,对于这家山东地区的黄酒厂的市场占比、高净利率以及收购价格的合理性等方面,市场就曾一度有所质疑。更让这起收购雪上加霜的是,今年9月至今,短短一个多月,即墨黄酒累计被冻结超1亿元股权。
“即墨黄酒部分股权被司法冻结,也许正是青岛啤酒决定终止收购的直接导火索。”长期研究白酒产业的行业人士肖竹青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采访时称,不是青岛啤酒不想买,而是标的股权被冻结后,法律、时间、监管三条路都被堵死,终止收购成为唯一理性选择。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也第一时间联系了青岛啤酒,截至记者发稿,公司暂无回复。此前10月14日,记者曾致电青岛啤酒,彼时相关工作人员称:“交易还没有完成交割,我们也没有支付过任何钱(收购款)。”
那么,错失青岛啤酒的即墨黄酒,未来还能找到下一个买家吗?没了6.65亿元“卖身钱”救急,ST新华锦能否逃脱被退市的命运?
股权突遭冻结成“最大障碍”
在累计超1亿元股权被冻结后,被寄予“厚望”的即墨黄酒最终没能搭上青岛啤酒这艘“大船”,也没能成功拯救ST新华锦。
青岛啤酒称,此次收购交易终止,是因为《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交割先决条件未能满足。
根据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在转让协议签署日至交割日的过渡期内,转让方和标的公司在所有重大方面要延续此前的正常经营,同时不会出现有重大不利变化的事件。同时,若交割先决条件未能在协议签署后120日内(即截至9月上旬)达成或被青岛啤酒豁免,协议将自动终止。

图片来源:青岛啤酒相关公告截图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注意到,双方交割先决条件未能满足的背后,离不开即墨黄酒股权遭到冻结这一变数。
10月10日,即墨黄酒约1575万元股权被冻结,冻结期限自2025年10月10日至2028年10月9日,被执行人为即墨黄酒的两大股东新华锦集团和山东鲁锦集团。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至今,短短一个多月,即墨黄酒累计超1亿元股权被冻结,而被执行人均为即墨黄酒的两大股东。其中,冻结期限最长的至2028年10月9日。
在肖竹青看来,股权突遭冻结是此次收购交易的“最大障碍”,同时,120日协议有效期已过、ST新华锦“保壳”时间的迫切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次交易。
“即墨黄酒股权被法院冻结后,法律上已无法按原协议完成过户,青岛啤酒至今也未支付6.65亿元对价。同时,随着原定的120天排他期早已届满,在冻结解除前景不明的情况下,青岛啤酒选择不再延期,直接导致交易‘自然流产’。此外,ST新华锦‘保壳战’下,若冻结不能在关键时点前解除,失去了战略意义。”肖竹青分析称。
收购计划落空,谁更着急?
一直以来,对于收购即墨黄酒,青岛啤酒给出的“答案”都是战略布局非啤酒业务。如今,这起牵动多方利益的收购终止,对青岛啤酒和即墨黄酒,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一位资深酒业券商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这起收购对青岛啤酒的影响不大,青岛短期核心还是啤酒业务,作为300亿元营收体量的公司,短期黄酒业务的贡献太小,市场对这块也没太多期待。
然而,对于即墨黄酒而言,却是错失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肖竹青认为,无论是从资金、供应链,还是营销、已有的消费品市场经验等方面,青岛啤酒都是即墨黄酒可遇不可求的最佳战略合作伙伴。错过此次机会,即墨老酒很难再找到这样契合的合作伙伴。
不过,即墨黄酒某大区销售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此次收购交易终止,对公司不会有影响,而且现在正好是销售旺季。
事实上,错失青岛啤酒,遗憾的不仅是即墨黄酒,更着急的是急需即墨黄酒6.65亿元“卖身钱”保壳的ST新华锦。
今年9月,ST新华锦的一纸公告,让ST新华锦资金被大股东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的事情浮出水面。对于这笔4.06亿元的欠款(截至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日),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称,ST新华锦对这笔“应收账款”(即墨黄酒股权转让款)具有优先受偿权,但现在,这笔钱“打水漂”了。(此前报道:《被大股东占资4亿元未还,新华锦或被实施风险警示!即墨黄酒6.65亿“卖身钱”成“救命稻草”? | 每经网》)
据此前《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ST新华锦若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清收被占用的资金,公司股票将面临退市风险。
10月18日,ST新华锦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尚未归还占用资金。ST新华锦表示,公司将督促新华锦集团尽快盘活并处置资产,多方筹措资金,尽快清偿占用公司的资金。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